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磐石、明城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辦、局,各有關單位:
《磐石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 2022-2024年) 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十九屆九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磐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12日
磐石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
( 2022-2024年) 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2022-2024年)的實施意見》(吉政辦發〔2021〕60號),《吉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吉林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2022-2024)實施方案的通知》,推動我市市場主體數量增加、活力增強、質量提升,市政府決定開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2022-2024年),現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市場主體數量發展目標:未來三年力爭新登記市場主體 2.06萬戶以上,其中企業 0.3萬戶以上,“個轉企”企業250戶以上。 2022年,新增市場主體6865戶,其中企業1166戶,個體工商戶5699戶。到2024年末,全市市場主體力爭突破4.52萬戶,其中企業力爭達到0.77萬戶。市場主體質量發展目標: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打造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支持一批上市掛牌企業、增加一批成長入規企業、創建一批知名品牌企業推動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枝繁葉茂”,形成量質雙升發展格局。
二、開展“十項培育提升行動”
?。ㄒ唬┛萍夹推髽I培育提升行動
1.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組織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備案。到2024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備案累計突破15戶(次)。
2.加快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育成和科技小巨人培養,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力量。健全“科技型小微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機制,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為創新發源地。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戶。
3.全力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四級培育庫。針對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完善捕捉尋找、扶持壯大機制,建立“種子企業”、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級培育庫,形成優質企業層層遞進、梯度培育的格局。到2024年,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戶以上,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ǘ八纳掀髽I”培育提升行動
1.建立健全“四上企業”培育庫。建立“四上”企業長效培育機制,以“在庫企業抓增長、達標企業抓入統、未達標企業抓培育”為原則,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培育庫,梯度培育企業壯大產業規模,引入行業龍頭提升產業實力。對列入培育庫的企業予以重點培育、重點扶持,實施動態監測和管理。到2024年,“四上企業”增加21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7戶以上,“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新培育3戶以上,“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增加10戶以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增加1戶以上。 2.加大“分轉子”“小升規”推進力度。建立“分轉子”“小升規”重點企業培育庫,以專精特新及高成長企業為重點培育對象,推動小微企業由低散弱向高精優轉型提升。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入規升級專項行動,采取一企一策,引導和鼓勵更多企業“分轉子”“小升規”。培育一批新入規入庫入統的服務業企業。到2024年,培育21戶小微企業升規入庫。(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統計局,各鄉鎮街、開發區等分工負責)
?。ㄈ﹤€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1.構建個體工商戶綜合服務體系。建立磐石市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實施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重大措施,更好培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到2024年,全市個體工商戶力爭突破 3.75萬戶。
2.持續推進“個轉企”專項行動。鼓勵各鄉鎮街、開發區、市政府各部門對“個轉企”給予稅費、財政、金融、用工等方面政策支持。依托“個轉企”智能引導平臺,為“個轉企”登記注冊、精準匹配支持政策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培樹“個轉企”企業典型,推動“個轉企”企業做大做強。到 2024年,2022-2024年全市累計培育“個轉企”企業力爭突破250戶。(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務服務局、市總工會、市統計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社保局、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等)
?。ㄋ模┬滦娃r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1.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積極扶持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跟進、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到2024年,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穩定在34戶。
2.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農業規模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牧)場。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加快發展。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推進試點,推進市、縣兩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到2024年,縣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105個,市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30個,省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突破8個。
3.培育肉牛產業市場主體。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牧場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全方位培育發展家庭養殖戶、家庭牧場、養殖企業。依托黃牛養殖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萬頭標準化肉牛養殖基地,推動肉牛養殖、加工、銷售全鏈條發展,提升肉牛產業競爭力。努力打造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吉?!逼放?,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品牌核心競爭力。到2024年,培育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突破100戶。
4.發展鄉村數字產業市場主體。建立科研院所、農業高校等社會力量對接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長效機制。依托東北電力大學、可視農業聯合會,打造“空天地”一體化智慧農業平臺,實施數字農業和科技創新工程。依托“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 程,推進電子商務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培育鄉村電子商務新業態主體。將鄉鎮“快遞進村”覆蓋率提高到 100%。積極利用國內大型農業展會和電商等平臺,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培育一批知名網紅,通過“電商+直播”模式引導網絡直播帶貨發展,打造農產品網絡品牌。到2024年,培訓農村網絡主播100人,農村電商服務站100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政務服務局等分工負責)
?。ㄎ澹?汽車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1.壯大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推動汽車電池、汽車電子和車用化工品等領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汽車領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培育壯大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財稅支持政策。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導多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建設停車充電一體化服務設施,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拓展增值服務。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綜合服務。
2.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企業。結合汽車產業“六個回歸”,大力發展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引進新能源汽車三電配套件企業,強化與長春汽車產業協同配套。建設一汽集團汽車零部件配套基地,共同打造區域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融合發展,培育汽車后服務市場,發展一體化智慧出行服務。到2024年,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及配套企業突破5戶。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分工負責 )
?。┬虏牧掀髽I培育提升行動
1.發展碳纖維企業。依托吉林化纖“丙烯-丙烯腈-聚丙烯腈基原絲-碳纖維下游制品”國內最完整的產業鏈條,依托吉林億達國內最大C/C復合材料批量化制造的單晶硅產業規模、最先進多晶硅保溫爐襯技術,重點推進吉林億達年產2000噸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吉林東達年產1500噸碳氈項目、吉林達升年產6000噸針刺白氈項目建設,拓展碳纖維復合材料在光伏行業、汽車行業上的應用范圍。到 2024 年,全市碳纖維產業突破5戶。
2.培育新材料企業。依托產業鏈、資源優勢,圍繞產品開發、精深加工、綜合服務配套等領域,以化工新材料、聚酰亞胺、石墨、新型金屬材料為主要發展方向,促進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優勢核心企業。到2024年,新材料產業力爭突破6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局)
?。ㄆ撸?醫藥產業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1.做強中藥企業。扶持和發展中藥材種植產業,重點提高中藥材無公害種植、養殖技術,推進藥材良種繁育體系和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提升中藥材種植水平和中藥材質量。創建國家級北藥科創基地,實施靈芝提升計劃,促進中草藥種植及加工業發展。到2024年,規模以上中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3戶。
2.做精生物藥企業。積極構建從新藥研發、藥物篩選、臨床研究、中試放大、注冊認證、量產上市到物流、服務一體化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加快基因工程疫苗、多表位重組疫苗的研發與產業化。培育壯大生物制藥,重點推進無抗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發揮現有動物疫苗產業優勢,大力開發新品種,并有針對性地引進生物制藥研發機構和專業團隊, 推進生物制藥集群化、產業化發展。到2024年,規模以上生物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2戶,產值超億元企業力爭實現3戶。
3.做優化學藥企業。構建化學藥研發創新與技術轉移轉化體系。通過承接產業轉移推動企業集聚,大力發展化學原料藥、醫藥中間體、新型化學藥品制劑,推動重點企業發展壯大。到2024年,規模以上化學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1戶。
4.做大醫療器械企業。抓好醫療器械與醫用健康材料產業作為醫藥健康產業最具后發優勢的潛力增長點,重點發展各類分子診斷、高端植入介入、生物醫用材料等醫療器械。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分工負責)
?。ò耍┪穆每叼B產業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1.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提升文化產業層級,發展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推動文化數字化成果走向網絡化、智能化。強化文化科技賦能,促進數字出版、動漫網游、移動新媒體等創新發展。推動創客空間建設,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提升文創產品、旅游商品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值,打造具有磐石元素的“名特優”商品,培育具有磐石特色的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發揮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到2024年,文化創意優質企業達到2戶以上。
2.推動旅游業市場主體提質升級。發揮各類市場主體投資旅游和創業創新積極性,做強做優做大骨干旅游企業,支持中小微旅游企業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專業發展,培育一批扎根農村、心系農民的鄉村旅游企業。大力推進冰雪旅游發展,著力建設一批冰雪旅游景區,引導培育一批以“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冰雪旅游文化產業領域市場主體。積極挖掘、傳承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一批旅游民宿、鄉村旅游企業。到2024年,全市新增符合評級條件的旅游業市場主體力爭突破3戶。
3.加快發展健康養老領域市場主體。鼓勵民間資本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閑置的醫院、學校、賓館、療養中心改造用于養老服務。積極發展銀發經濟,創新“醫養結合”“文養結合”模式,圍繞溫泉、城郊結合部和景區景點,培育一批康養小鎮、田園康養綜合體、森林康養基地等醫養新業態市場主體。推動養老與健康、醫療、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培育一批智慧醫療、健康食品、健康服務等養老配套發展產業市場主體。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養老服務綜合體。到2024年,力爭建設森林康養基地1個。(牽頭單位: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民政局;配合單位:市衛生健康局、市林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
?。ň牛┥藤Q流通業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1.大力培育商貿流通企業。推進實體商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培育商品經營特色突出、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商品市場示范基地。發展城市“夜經濟”“小店經濟”“特色街區”,吸引商貿主體增長落戶。提升農村電商水平,培育新型品牌化、連鎖化社區便利店。到2024年,年銷售過2000萬元的市商貿流通企業突破2戶。
2.推動外貿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利用“貿易+制造”“貿易+研發”“貿易+服務”“貿易+消費”等模式,實現創新發展。加快外貿結構調整,培育發展出口產業新優勢,重點推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支持有實力企業、優勢產業、骨干產品“走出去”, 拓展國際市場。積極培育新興外貿企業,挖掘外貿潛力,做大外經貿規模,實現進出口從無資質到有資質、從有資質到有實績、從有實績到上規模、從上規模到強實力的轉變。引導外貿企業準確把握國際市場形勢,擴大我市外貿進出口總額。
3.加快推動電商企業發展。推進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培育一批創新引領、協調發展的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8億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等)
?。ㄊ┙鹑跇I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1.積極培育上市公司。推進資本市場建設,逐步建立協調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持續開展企業上市培育行動,對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開展定向培育,集中政策和資金等資源,重點扶持、重點推進、重點突破,推動其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到2024年,上市公司力爭突破1戶。
2.發展產業基金企業。發揮財政引導基金的杠桿效應來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加速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有效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成立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產業基金、并購基金等多層次投資基金,在我市開展創業投資業務,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持。根據我市“十四五”規劃財政收入目標,在市本級財力不斷壯大的基礎上,建立市產業引導資金,并積極支持發展產業基金企業,促進我市產業發展壯大。到2024年,爭取在我市共同設立產業引導資金與社會資本融合的產業發展基金。 (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等)
三、實施“八項服務保障工程”
?。ㄒ唬I商環境優化工程??v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非禁即入”。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確保實現改革事項和實施范圍“兩個全覆蓋”。穩步推動“證照一碼通”改革提質、增項、擴面,實現準入準營進一步提速。全面落實企業開辦網上辦、免費辦,實現即來即辦、即辦即結、“一件事一次辦”。落實市場主體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擴大簡易注銷覆蓋面,推動市場主體退出再提速。推廣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應用。推動更多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將惠企政策納入企業政策直達平臺,實施精準推送,提高政策使用率。(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政務服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稅務局、市社保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等分工負責)
?。ǘ┱写笠龔姽こ?。積極參與“全球吉商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等經貿活動,開拓東北亞、東南亞、歐洲等地區市場,力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等分工負責)
?。ㄈ╇p創服務工程。強化“雙創”服務體系建設,為各類創新創業人員提供開放式、低成本的創新創業空間,打造“雙創”升級版。發揮各級各類開發區“雙創”主陣地作用,鼓勵科研院所、企業、深度融通,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創客空間、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返鄉入鄉創業基地,提升農業農村雙創平臺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帶動創業和吸納就業能力。發揮大學生創業園優勢,提升大學生創業質量和效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等分工負責)
?。ㄋ模┮乇U瞎こ?。深入實施質量提升標準行動,加快推 進企業、行業、產業等重點領域質量提升,推動標準化發展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大力發展綠色金融,鼓勵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導社會資本建立綠色發展基金。增強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及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力度,持續擴大中小企業信貸服務覆蓋面,繼續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投入規模。充分利用“吉企銀通”和“信易貸”平臺,促進首貸擴面增量,保持全市存、貸款規模穩定增長。加大用地保障,各屬地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加大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的工作力度,為各類創業園區建設騰出土地空間。加大人才結構性引進力度,推進“政企學”聯動、“留引培”一體化、人才興業工程。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活動,精準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實施“吉人回鄉”計劃,落實人才政策 2.0 版,建設人才綜合服務窗口,打造“吉聚人才”“吉林省人才服務聯盟”品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磐石市。(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各鄉鎮街、開發區等分工負責)
?。ㄎ澹┢放婆嘤こ?。加強質量品牌建設,開展“吉致吉品”區域品牌認證,引導具有磐石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產品走品牌化發展道路。推動大米、肉牛、食用菌、果品、靈芝等優勢農產品獲得更多國家地理標志,打造“吉品貢”等旗艦品牌,“兩品一標”農產品發展到40個以上。圍繞冰雪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森林休閑康養和養老服務等產業,打造一批特色優勢文化服務品牌。圍繞汽車及零部件、重點消費品、化工、化纖、裝備制造、冶金建材和電子信息等產業,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產品和自主品牌。(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等分工負責)
?。p負助力工程。完善涉企收費監督管理制度,持續加大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力度,健全收費公示制度。全面落實減稅降 費政策,嚴格規范涉及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的機構、行業協會、商業銀行等領域收費,清理取消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不合理收費,禁止互聯網平臺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價服務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市場主體參加評比、達標、表彰、培訓、考核、考試以及類似活動,不得借前述活動向市場主體收費或者變相收費。創新開展“服務企業月”等活動,采取一企一策、配備服務專員,定人定責定時限開展精準服務,分級分類化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 困難和問題。運用市場化方式,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盤活資產、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政務服務局,各鄉鎮街、開發區等分工負責)
?。ㄆ撸┦袌霏h境凈化工程。著力打造制度創新高地,破除阻礙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更大力度利企便民。清理對企業跨區域經營、遷移設置的不合理條件,全面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要求企業在特定區域注冊的規定。著力破除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對外地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持續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權威性公正性,提高雙隨機抽查的科學化水平,合理確定抽查范圍、抽查行業、抽查比例、抽查頻次和被抽查概率,真正做到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向社會公開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實現監管“無事不擾”而又“無處不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與競爭監管的銜接協調。加強平臺經濟、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實現科學監管、精準監管。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制度,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審慎實施“剛性”約束機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司法局、市政務服務局等分工負責)
?。ò耍┢髽I家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江城優秀企業家培育工程,充分利用與浙江大學等對口合作渠道,組織開展多領域、專業化、多形式的企業家教育培訓,提升企業家素質。完善企業家梯隊建設,分批次培養企業傳承精英、創業精英、管理精英,打造創新型青年企業家隊伍。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搭建民營企業家交流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家參政議政,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培養和弘揚企業家精神,設立“企業家日”,選樹、表彰、獎勵優秀企業家。強化典型宣傳,講好“吉商故事”,營造尊重、關心、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工商聯、市財政局,各鄉鎮街開發區等分工負責)
四、工作機制
為進一步加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磐石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各鄉鎮街、開發區以及相關部門(單位)等44個成員單位組成,市市場監管局為牽頭部門。聯席會議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召集人。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監管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市場監管局分管負責同志擔任。
召 集 人:蘇 淼 副市長
副召集人: 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劉艷秋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成 員:趙曉宇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市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
龔小杰 市教育局副局長
馬金述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謝 宇 市公安局副局長
程文庫 市民政局副局長
王 猛 市司法局副局長
張 偉 市財政局一級主任科員
王 偉 市就業服務局副局長
楊洪波 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王雁冰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喬云波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關 健 市商務局副局長
尹靈福 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
胡 晶 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遲萬河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孫家興 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
高長友 市林業局副局長
丁 輝 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趙 軍 市總工會副主席
石玉芹 吉林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磐石分中心主任
李仁淑 市統計局副局長
王越云 市稅務局副局長
祖龍斌 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副行長
紀鵬飛 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梁麗娜 東寧街紀工委書記
劉春杰 河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欒曉娟 福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陳守慶 阜康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李 明 寶山鄉副鄉長
張博超 朝陽山鎮副鎮長
齊盛利 石嘴鎮副鎮長
孫海燕 牛心鎮副鎮長
李金魁 黑石鎮副鎮長
張文杰 松山鎮副鎮長
劉文輝 富太鎮副鎮長
李 森 紅旗嶺鎮副鎮長
張 楠 呼蘭鎮副鎮長
殷俊嶺 驛馬鎮副鎮長
沈美樂 煙筒山鎮副鎮長
安石洋 取柴河鎮政法委員
王志剛 吉昌鎮副鎮長
穆思宇 明城鎮副鎮長
朱明輝 磐石(明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五、工作要求
?。ㄒ唬┨岣咚枷胝J識,強化組織領導。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重要意義,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要認真落實聯席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和議定事項,加強溝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聯席會議作用,共同做好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推動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各鄉鎮街、開發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屬地責任。
?。ǘ┙⑼晟婆涮渍?,落實職責分工。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責任分工,根據本方案提出的各項任務指標,以省政府培育壯大市場主體“1+N”政策體系為支撐,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落實措施。
?。ㄈ╅_展建庫培育,積極培樹典型。要分別建立市場主體培育庫,構建分層次、多梯度培育體系。要按照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合力推進的原則,采取園區推動、城鄉聯動、內培外引拉動、龍頭企業帶動方式,及時發現“領頭雁”,以典型示范,以典型引路,以典型推動。
?。ㄋ模┘訌娊y計監測,開展政策評估。要建立統計監測制度,及時收集、匯總和分析政策執行反饋意見,有效開展政策評估。要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按月調度,按季通報市場主體培育發展情況,及時分析研判市場主體發展態勢。運用“賽馬”機制,強化督查考核,將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評范圍,考核結果與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績效掛鉤。
?。ㄎ澹娀麄饕龑?,做好政策解讀。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宣傳市場主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重要意義,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培訓等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定期總結市場主體培育發展中可推廣復制的典型經驗,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附件:1.磐石市各部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2.磐石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附件1
磐石市各部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重點工作 |
三年培育重點工作目標任務 ?。?span lang="EN-US">2022-2024年) |
2022-2024年目標任務數分解 |
牽頭部門 |
配合部門 |
||||
2022年 目標任務數 |
2023年 目標任務數 |
2024年 目標任務數 |
||||||
十項培育提升行動 |
科技型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 |
到2024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備案累計突破15戶(次) |
5 |
5 |
5 |
牽頭單位: 市工信局 |
|
加快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
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戶 |
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6戶 |
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8戶 |
到2024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戶 |
||||
全力打造“專精特新”企業 |
到2024年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戶以上,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戶以上 |
市級5戶 省級3戶 |
市級5戶 省級3戶 |
市級5戶 省級3戶 |
||||
“四上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建立健全“四上企業”培育庫 |
到202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7戶以上 |
到2022年末新增4戶 |
到2023年末新增2戶 |
到2024年末新增1戶 |
責任單位: 市工信局 市住建局 市商務局 市發改局 市統計局 |
各鄉鎮街區政府, 磐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分工負責 |
|
到2024年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新培育3戶以上 |
0 |
0 |
3 |
|||||
到2024年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增加10戶以上 |
4 |
3 |
3 |
|||||
到2024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增加1戶以上 |
0 |
0 |
1 |
|||||
加大“分轉子”“小升規”推進力度 |
到2024年培育21戶小微企業升規入庫 |
8 |
5 |
8 |
||||
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構建個體工商戶綜合服務體系 |
到2024年全市個體工商戶力爭突破 3.75萬戶(即:到2024年,個體戶新增17100戶) |
2022年個體新增5699戶 |
2023年個體新增5699戶 |
2024年個體新增5702戶 |
牽頭單位: 市市場監管局 |
市工信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務服務局、市總工會、市統計局、市文廣旅局、市社保局、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等 |
|
持續推進“個轉企”專項行動 |
2022-2024年全市累計培育“個轉企”企業力爭突破250戶 |
2022年“個轉企”新增130戶 |
2023年“個轉企”新增60戶 |
2024年“個轉企”新增60戶 |
||||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
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
到2024年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穩定在34戶 |
到2022年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穩定在30戶 |
到2023年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穩定在32戶 |
到2024年市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穩定在34戶 |
責任單位: 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政務服務局等分工負責 |
|
|
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 |
到2024年縣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105個,市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30個,省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突破8個。 |
縣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 90個,市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20個、省級示范家庭農(牧)場戶數發展到4個 |
縣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 97個,市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25個、省級示范家庭農(牧)場戶數發展到6個 |
縣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 105個,市級示范家庭農(牧)場發展到30個、省級示范家庭農(牧)場戶數發展到8個 |
||||
培育肉牛產業市場主體 |
到2024年培育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突破100戶 |
到2022年培育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突破20戶 |
到2022年培育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突破70戶 |
到2024年培育肉牛新型經營主體力爭突破100戶 |
||||
發展鄉村數字產業市場主體 |
到2024年培訓農村網絡主播100人,農村電商服務站100個。 |
到2022年培訓農村網絡主播30人 農村電商服務站30個 |
到2023年培訓農村網絡主播35人 農村電商服務站35個 |
到2024年培訓農村網絡主播35人 農村電商服務站35個 |
||||
汽車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企業 |
到2024年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及配套企業突破5戶 |
到2022年末累計突破2戶 |
到2023年末累計突破3戶 |
到2024年末累計突破5戶 |
責任單位: 市發改局、 市工信局等分工負責 |
|
|
新材料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發展碳纖維企業 |
到2024年全市碳纖維產業突破5戶 |
到2022年末累計突破3戶 |
到2023年末累計突破4戶 |
到2024年末累計突破5戶 |
牽頭單位: 市工信局 |
配合單位: 市發改局 |
|
培育新材料企業 |
到2024年新材料產業力爭突破6戶 |
到2022年末累計突破4戶 |
到2023年末累計突破5戶 |
到2024年末累計突破6戶 |
||||
醫藥產業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做強中藥企業 |
到2024年規模以上中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3戶 |
0 |
到2023年末累計突破2戶 |
到2024年末累計突破3戶 |
責任單位: 市發改局 市工信局 市衛健局 市農業農村局 市市場監管局等分工負責 |
|
|
做精生物藥企業 |
到2024年規模以上生物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2戶,產值超億元企業力爭實現3戶 |
0 |
到2023年末規上生物藥工業企業累計突破1戶, 醫藥產業超億元企業實現1戶 |
到2024年末規上生物藥工業企業累計突破2戶, 醫藥產業超億元企業實現3戶 |
||||
做優化學藥企業 |
到2024年規模以上化學藥工業企業力爭突破1戶 |
0 |
0 |
到2024年末累計突破1戶 |
||||
文旅康養產業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市場主體 |
到2024年文化創意優質企業達到2戶以上 |
0 |
1 |
1 |
牽頭單位: 市文廣旅局 市民政局 |
配合單位: 市衛健局、 市林業局、 市工信局等 |
|
推動旅游業市場主體提質升級 |
到2024年全市新增符合評級條件的旅游業市場主體力爭突破3戶 |
1 |
1 |
1 |
||||
加快發展健康養老領域市場主體 |
到2024年力爭建設森林康養基地1個 |
0 |
0 |
1 |
||||
商貿流通業市場主體培育提升行動 |
大力培育商貿流通企業
|
到2024年年銷售過2千萬元的市商貿流通企業突破2戶 |
0 |
1 |
1 |
責任單位: 市商務局等 |
|
|
加快推動電商企業發展 |
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8億元 |
到2022年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5億元 |
到2023年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6億元 |
到2024年全市網絡零售額達到8億元 |
||||
金融業企業培育提升行動 |
積極培育上市公司 |
到2024年上市公司力爭突破1戶 |
0 |
0 |
到2024年上市公司力爭突破1戶。 |
牽頭單位: 市財政局 市工信局 |
配合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磐石市支行等 |
|
|
品牌培育工程 |
推動大米、肉牛、食用菌、果品、靈芝等優勢農產品獲得更多國家地理標志,打造“吉品貢”等旗艦品牌 |
“兩品一標”農產品發展到40個以上 |
2022年“兩品一標”農產品發展達到20個以上 |
2023年“兩品一標”農產品發展達到30個以上 |
2024年“兩品一標”農產品發展達到40個以上 |
責任單位: 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市發改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局等分工負責 |
|
附件2
磐石市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年行動目標任務
行政區劃 |
2022-2024年總目標任務 |
2022年目標任務 |
2023年目標任務 |
2024年目標任務 |
||||||||||||
總數 |
企業 |
個體 工商戶 |
總數 |
企業 |
個體 工商戶 |
總數 |
企業 |
個體 工商戶 |
總數 |
企業 |
個體 工商戶 |
|||||
福安街道 |
1298 |
221 |
1077 |
433 |
74 |
359 |
433 |
74 |
359 |
432 |
73 |
359 |
||||
東寧街道 |
3502 |
595 |
2907 |
1167 |
198 |
969 |
1167 |
198 |
969 |
1168 |
199 |
969 |
||||
河南街道 |
2266 |
385 |
1881 |
755 |
128 |
627 |
755 |
128 |
627 |
756 |
129 |
627 |
||||
磐石經濟開發區 |
1256 |
214 |
0 |
418 |
71 |
0 |
418 |
71 |
0 |
420 |
72 |
0 |
||||
阜康街道 |
0 |
1042 |
0 |
347 |
0 |
347 |
0 |
348 |
||||||||
煙筒山鎮 |
2286 |
389 |
1897 |
762 |
130 |
632 |
762 |
130 |
632 |
762 |
129 |
633 |
||||
紅旗嶺鎮 |
927 |
158 |
769 |
309 |
53 |
256 |
309 |
53 |
256 |
309 |
52 |
257 |
||||
明城鎮 |
1360 |
231 |
1129 |
453 |
77 |
376 |
453 |
77 |
376 |
454 |
77 |
377 |
||||
石嘴鎮 |
803 |
137 |
666 |
268 |
46 |
222 |
268 |
46 |
222 |
267 |
45 |
222 |
||||
驛馬鎮 |
433 |
73 |
360 |
144 |
24 |
120 |
144 |
24 |
120 |
145 |
25 |
120 |
||||
牛心鎮 |
680 |
115 |
565 |
226 |
38 |
188 |
226 |
38 |
188 |
228 |
39 |
189 |
||||
呼蘭鎮 |
906 |
154 |
752 |
302 |
51 |
251 |
302 |
51 |
251 |
302 |
52 |
250 |
||||
吉昌鎮 |
1257 |
213 |
1044 |
419 |
71 |
348 |
419 |
71 |
348 |
419 |
71 |
348 |
||||
松山鎮 |
453 |
77 |
376 |
151 |
26 |
125 |
151 |
26 |
125 |
151 |
25 |
126 |
||||
黑石鎮 |
680 |
115 |
565 |
226 |
38 |
188 |
226 |
38 |
188 |
228 |
39 |
189 |
||||
朝陽山鎮 |
659 |
112 |
547 |
220 |
37 |
183 |
220 |
37 |
183 |
219 |
38 |
181 |
||||
富太鎮 |
577 |
98 |
479 |
193 |
33 |
160 |
193 |
33 |
160 |
191 |
32 |
159 |
||||
取柴河鎮 |
494 |
84 |
410 |
165 |
28 |
137 |
165 |
28 |
137 |
164 |
28 |
136 |
||||
寶山鄉 |
763 |
129 |
634 |
254 |
43 |
211 |
254 |
43 |
211 |
255 |
43 |
212 |
||||
合 計 |
20600 |
3500 |
17100 |
6865 |
1166 |
5699 |
6865 |
1166 |
5699 |
6870 |
1168 |
5702 |
||||